项目背景
某制药企业位于江苏省苏州市,主要从事抗生素、化学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剂的生产。由于制药废水成分复杂、污染物浓度高且含有多种难降解有机物及毒性物质,处理难度较大。为满足国家环保要求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,该企业决定优化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,引入先进的药剂处理工艺。
污水基本情况
水量:
日均污水排放量约为 800吨/天。
水质特点:
COD(化学需氧量):约 5,000 mg/L,主要来源于有机溶剂、反应副产物及清洗废水中的有机物。
BOD(生化需氧量):约 1,200 mg/L,反映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。
SS(悬浮物):约 300 mg/L,主要为反应残留物、固体颗粒及杂质。
氨氮(NH₃-N):约 200 mg/L,来源于含氮化合物的分解及药物生产过程中的残留。
总磷(TP):约 15 mg/L,主要来自磷酸盐类助剂及药物原料。
pH值:偏酸性,约 3-4(因酸性反应工序残留)。
有毒有害物质:含有抗生素残留、难降解有机物及其他毒性物质。
使用的污水药剂
根据水质特点及处理目标,选择了以下几种药剂:
碱性调节剂(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):用于将pH值调整至适宜范围(7-9),促进后续处理效果。
氧化剂(如次氯酸钠或臭氧):用于氧化分解有毒有害有机物及抗生素残留,剂量为 800 ppm。
聚合氯化铝(PAC):作为混凝剂,去除SS和部分COD,剂量为 200 ppm。
聚丙烯酰胺(PAM):作为助凝剂,增强絮凝效果,剂量为 2 ppm。
除磷剂:专门针对污水中的磷元素,促进磷酸盐形成沉淀,剂量为 60 ppm。
微生物菌剂:用于强化生化处理阶段的有机物降解能力,定期投加。
处理工艺流程
预处理阶段:
将污水引入调节池,通过投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将pH值调整至7-9,中和酸性废水。
高级氧化阶段:
在氧化池中投加次氯酸钠或臭氧,氧化分解有毒有害有机物及抗生素残留,降低毒性并提高可生化性。
混凝沉淀阶段:
投加聚合氯化铝(PAC)和聚丙烯酰胺(PAM),促进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形成絮体并沉降。
生化处理阶段:
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曝气池,通过活性污泥法进行生化处理,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氨氮。
定期投加微生物菌剂,提高生化处理效率。
深度处理阶段:
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,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悬浮物和有机物。
投加除磷剂,促进磷酸盐形成沉淀,降低总磷浓度。
最终处理阶段:
出水经过活性炭吸附或膜过滤(如超滤、反渗透)进一步净化,确保各项指标达标后排放。
使用后的变化
经过上述处理工艺,污水各项指标显著改善:
参数 处理前 处理后 变化幅度
COD(mg/L) 5,000 ≤120 减少97.6%
BOD(mg/L) 1,200 ≤30 减少97.5%
SS(mg/L) 300 ≤20 减少93.3%
氨氮(mg/L) 200 ≤15 减少92.5%
总磷(mg/L) 15 ≤0.5 减少96.7%
pH 3-4 6.8-7.5 调整至中性范围
效果总结
COD和BOD大幅降低:通过高级氧化和生化处理,COD从5,000 mg/L降至120 mg/L以下,BOD从1,200 mg/L降至30 mg/L以下,有机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。
氨氮去除高效:生化处理阶段的活性污泥法显著降低了氨氮浓度,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。
总磷控制良好:通过投加除磷剂,总磷浓度从15 mg/L降至0.5 mg/L以下,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。
SS去除彻底:混凝沉淀工艺使悬浮物浓度从300 mg/L降至20 mg/L以下,出水清澈透明。
pH稳定:通过碱性试剂调节,污水pH值恢复至中性范围,避免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腐蚀。
抗生素残留显著降低:高级氧化技术有效分解了抗生素残留,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。
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
经济效益:优化后的处理工艺药剂成本控制在 4.5元/吨水,相比传统工艺节约了约10%的成本。同时,提高了处理效率,减少了设备运行时间。
环境效益:处理后的污水达到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 8978-1996)的一级标准,有效减少了对周边水体的污染,提升了企业的环保形象。
结论
本案例表明,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污水处理药剂(如氧化剂、聚合氯化铝、聚丙烯酰胺、除磷剂等),结合高效的生化处理工艺和高级氧化技术,可以显著提升制药行业污水处理的效果,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。
随着纺织工业的迅猛发展,废水处理问题日益成为环保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。纺织漂染厂是废水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,尤其是在漂染工艺过程中,产生了大量的有色废水,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染料、化学助剂及其他有害物质,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。因此,废水的脱色处理成为了纺织行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。废水的
在现代工业与城市化进程中,废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。而废水在处理过程中常常伴随着难闻的气味,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废水除臭剂应运而生,并逐渐成为废水处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废水中的臭味主要来源于有机物的分解,尤其是含硫、含氮化合物的降解产物,如硫化氢、氨气
近年来,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,除氟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,尤其在水处理领域。可是,你是否还停留在除氟剂仅仅是屏蔽剂的层面,认为它只是在水质中起到“屏蔽”的作用,帮助去除水中的氟元素?事实上,除氟剂的作用远远超过这一简单的定义,它不仅仅是“屏蔽剂”,更是水质改善中的关键“参与者”。除氟剂的真正作用
随着煤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,煤化工含氟废水的排放问题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煤化工过程中,含氟废水的排放不仅对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,还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。为什么煤化工含氟废水这么难以治理呢?本文将从废水的化学性质、处理技术以及环保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,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