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背景
某市政污水处理厂位于江苏省南京市,主要负责处理城市生活污水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,该厂需要优化现有污水处理工艺,以进一步提升出水水质并确保稳定达标排放。
污水基本情况
水量:
日均污水排放量约为 50,000吨/天。
水质特点:
COD(化学需氧量):约 350 mg/L,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。
BOD(生化需氧量):约 180 mg/L,反映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。
SS(悬浮物):约 200 mg/L,主要为生活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。
氨氮(NH₃-N):约 40 mg/L,来源于尿液、蛋白质分解等。
总磷(TP):约 5 mg/L,主要来自洗涤剂、食品残渣等。
pH值:中性范围,约 6.8-7.5。
使用的污水药剂
根据水质特点及处理目标,选择了以下几种药剂:
聚合氯化铝(PAC):用于混凝沉淀,去除SS和部分COD,剂量为 50 ppm。
聚丙烯酰胺(PAM):作为助凝剂,增强絮凝效果,剂量为 0.5 ppm。
除磷剂:专门针对污水中的磷元素,促进磷酸盐形成沉淀,剂量为 30 ppm。
碱性调节剂(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):用于调整pH值,促进氨氮转化和磷沉淀。
微生物菌剂:用于强化生化处理阶段的有机物降解能力,定期投加。
处理工艺流程
预处理阶段:
将污水引入格栅池,去除大颗粒杂物后进入沉砂池,初步去除无机颗粒物。
混凝沉淀阶段:
在反应池中投加聚合氯化铝(PAC)和聚丙烯酰胺(PAM),促进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形成絮体并沉降。
生化处理阶段:
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曝气池,通过活性污泥法进行生化处理,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氨氮。
定期投加微生物菌剂,提高生化处理效率。
深度处理阶段:
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,进一步去除剩余的悬浮物和有机物。
投加除磷剂,促进磷酸盐形成沉淀,降低总磷浓度。
最终处理阶段:
出水经过消毒(如次氯酸钠或紫外线消毒)后排放,确保细菌指标达标。
使用后的变化
经过上述处理工艺,污水各项指标显著改善:
参数 处理前 处理后 变化幅度
COD(mg/L) 350 ≤50 减少85.7%
BOD(mg/L) 180 ≤10 减少94.4%
SS(mg/L) 200 ≤20 减少90%
氨氮(mg/L) 40 ≤5 减少87.5%
总磷(mg/L) 5 ≤0.5 减少90%
pH 6.8-7.5 6.8-7.5 保持稳定
效果总结
COD和BOD大幅降低:通过混凝沉淀和生化处理,COD从350 mg/L降至50 mg/L以下,BOD从180 mg/L降至10 mg/L以下,有机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。
氨氮去除高效:生化处理阶段的活性污泥法显著降低了氨氮浓度,确保出水符合排放标准。
总磷控制良好:通过投加除磷剂,总磷浓度从5 mg/L降至0.5 mg/L以下,有效防止水体富营养化。
SS去除彻底:混凝沉淀工艺使悬浮物浓度从200 mg/L降至20 mg/L以下,出水清澈透明。
pH稳定:整个处理过程中pH值始终保持在中性范围,无需额外调节。
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
经济效益:优化后的处理工艺药剂成本控制在 0.8元/吨水,相比传统工艺节约了约10%的成本。同时,提高了处理效率,减少了设备运行时间。
环境效益:处理后的污水达到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18918-2002)的一级A标准,有效减少了对周边水体的污染,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。
结论
本案例表明,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污水处理药剂(如聚合氯化铝、聚丙烯酰胺、除磷剂等),结合高效的生化处理工艺,可以显著提升市政污水处理的效果,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。
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,废气排放问题已成为许多企业亟需解决的环保难题。特别是在沥青生产、道路建设等行业,废气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恶臭物质,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,也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人体健康。如何有效去除这些有害物质,成为了生产企业和环保部门的重大课题。废气喷淋塔作为一种常见的废气处理设备,广泛应用于
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,氟污染问题逐渐暴露于公众视野。尤其是在一些地方,由于地下水中的氟含量过高,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氟中毒,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。氟中毒的危害远不止口腔、骨骼的影响,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氟环境中,甚至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异常。因此,如何有效去除水中的氟成为了水质净化领域
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,纸浆生产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。纸浆污水中常常含有大量有机物,这些有机物在处理过程中可能释放出令人不适的臭味,不仅影响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,也可能给纸浆厂的生产环境带来困扰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,纸浆除臭剂应运而生,成为了纸浆污水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。纸浆除臭剂是如何去除
荧光废水的困扰与破乳剂的革命性突破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,荧光废水的排放问题越来越严重,尤其是在纺织、印染、油漆涂料、化工等行业。荧光废水不仅污染水资源,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。特别是在一些高科技行业,废水中所含的荧光物质具有强烈的毒性和生物累积性,一旦进入自然水体,便会对水生生物造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