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背景
某电镀企业位于广东省东莞市,主要从事五金件的镀锌、镀镍和镀铬加工。由于电镀废水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(如铬、镍、锌等)及高浓度的COD,对环境危害较大。为满足国家环保排放标准,该企业决定引入先进的药剂处理工艺,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。
污水基本情况
水量:
日均污水排放量约为 800吨/天。
水质特点:
重金属离子:总铬约 5 mg/L,六价铬约 2 mg/L,总镍约 3 mg/L,总锌约 4 mg/L。
COD(化学需氧量):约 800 mg/L,主要来源于有机添加剂(如光亮剂、稳定剂等)。
SS(悬浮物):约 150 mg/L,主要为金属氢氧化物沉淀和悬浮颗粒。
pH值:偏酸性,约 3-4(因酸洗工序残留)。
使用的污水药剂
根据水质特点及处理目标,选择了以下几种药剂:
碱性调节剂(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):用于将pH值调整至适宜范围(8-9),促进重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。
重金属捕捉剂:专门针对电镀废水中难沉淀的重金属离子(如六价铬、镍等),剂量为 200 ppm。
聚合氯化铝(PAC):作为混凝剂,去除悬浮物和部分COD,剂量为 100 ppm。
聚丙烯酰胺(PAM):作为助凝剂,增强絮凝效果,剂量为 1 ppm。
氧化还原剂(如亚硫酸钠或双氧水):用于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,便于后续沉淀处理。
处理工艺流程
预处理阶段:
将污水引入调节池,通过投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将pH值调整至8-9。
氧化还原阶段:
在反应池中投加亚硫酸钠,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,剂量根据实际检测结果动态调整。
混凝沉淀阶段:
投加重金属捕捉剂,进一步去除残留的重金属离子。
随后加入聚合氯化铝(PAC)和聚丙烯酰胺(PAM),促进絮体形成并沉降。
深度处理阶段:
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砂滤池,进一步去除细小颗粒物。
最终处理阶段:
经过活性炭吸附等工艺进一步净化,确保出水达到排放标准。
使用后的变化
经过上述处理工艺,污水各项指标显著改善:
参数 处理前 处理后 变化幅度
总铬(mg/L) 5 ≤0.1 减少98%
六价铬(mg/L) 2 ≤0.05 减少97.5%
总镍(mg/L) 3 ≤0.1 减少96.67%
总锌(mg/L) 4 ≤1.0 减少75%
COD(mg/L) 800 ≤60 减少92.5%
SS(mg/L) 150 ≤30 减少80%
pH 3-4 6.5-8.5 调整至中性范围
效果总结
重金属去除效果显著:通过重金属捕捉剂和氧化还原剂的联合使用,总铬、六价铬、总镍和总锌浓度均大幅降低,完全满足《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21900-2008)的要求。
COD大幅降低:聚合氯化铝(PAC)对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絮凝作用,使COD从800 mg/L降至60 mg/L以下。
SS去除高效:通过混凝沉淀工艺,悬浮物浓度从150 mg/L降至30 mg/L以下,出水清澈透明。
pH调节稳定:通过碱性试剂调节,污水pH值恢复至中性范围,避免对后续处理设备造成腐蚀。
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
经济效益:优化后的处理工艺药剂成本控制在 2.5元/吨水,相比传统工艺节约了约15%的成本。同时,减少了污泥产生量,降低了后续污泥处理费用。
环境效益: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,有效减少了重金属污染对周边水体的危害,提升了企业的环保形象。
结论
本案例表明,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污水处理药剂(如重金属捕捉剂、聚合氯化铝、聚丙烯酰胺等),可以高效解决电镀行业的重金属污染问题,同时实现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。
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,废气排放问题已成为许多企业亟需解决的环保难题。特别是在沥青生产、道路建设等行业,废气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恶臭物质,不仅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,也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人体健康。如何有效去除这些有害物质,成为了生产企业和环保部门的重大课题。废气喷淋塔作为一种常见的废气处理设备,广泛应用于
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,氟污染问题逐渐暴露于公众视野。尤其是在一些地方,由于地下水中的氟含量过高,导致了不同程度的氟中毒,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。氟中毒的危害远不止口腔、骨骼的影响,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氟环境中,甚至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异常。因此,如何有效去除水中的氟成为了水质净化领域
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,纸浆生产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。纸浆污水中常常含有大量有机物,这些有机物在处理过程中可能释放出令人不适的臭味,不仅影响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,也可能给纸浆厂的生产环境带来困扰。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,纸浆除臭剂应运而生,成为了纸浆污水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。纸浆除臭剂是如何去除
荧光废水的困扰与破乳剂的革命性突破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,荧光废水的排放问题越来越严重,尤其是在纺织、印染、油漆涂料、化工等行业。荧光废水不仅污染水资源,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。特别是在一些高科技行业,废水中所含的荧光物质具有强烈的毒性和生物累积性,一旦进入自然水体,便会对水生生物造成